地区选择:
在一开始对留学一无所知的时候,我把目光主要投向主流留学地区美英港新,然后又因为美国读商科成本较高,于是最终把重点放在英港新上。在申请后期自己有一些了解后,也想过要申请法商,不过因为拖延+法商部分项目有不止一轮面试+当时已经拿到了比较满意的offer所以也没有下文了(笑
学校和专业选择:
我自己的申请其实有点缺少重点,在最开始收到了保底校的拒信后就主打走一个海王路线,结合自己未来计划回国工作的规划把英港新qs50都申过去一遍了(没有KCL是因为他们申请费要120胖)。广撒网的好处是,至少总会有学上;坏处是费时间费钱,还有写飞跃手册的时候填表要多花点时间x不过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我可能还是会选择广撒网。每当我感到焦虑的时候,我就去再投递一两个项目,点下submit的时候焦虑自然也缓解了。专业的话我自己比较明确不太想要继续读Acct而是想换个方向,所以主要申请的专业有BA,Finance,以及部分偏商科的DS项目。这样做是有一定风险的,像我去年就没有申上任何一个BA,所以我可能会建议想要小换方向的同学两边都申请。
项目复盘:
UCL IMESS:英硕中少有的两年制,第二年在东欧交换,可以选自己想去的国家并且第一年需要学习当地的语言,偏学术,毕业后读博和就业的大概五五开,推荐给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读博以及想去东欧体验一下的同学。这是个绝佳捡漏项目,申请得早几乎没有不录取的,早两个月投递的话可以作为保底项目之一。不过我申请的时候已经太晚了,EB track捷克方向在12月初几乎已经招满。也可以选择PIE track或者选其他交换国家,可能不会那么快招满(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爱选捷克
NUS Acct:NUS商学院各专业有两轮面试,一轮Kira面,貌似就两个问题,二轮真人面。我当时直接进了二面,据说可能是雅思口语分数比较高能直接跳过一面。二面Singlish是真的难懂…另外也会考一些经济时事、案例分析等等,大家准备的时候多看看近期新闻。
UoE Econ:UoE商院从22fall开始只收均分90+,所以选择了去卷隔壁社科院的Econ,不过爱宝的Econ对本科课程有要求(貌似是需要学过宏微观,中级,计量之类,且这些课程均分也有要求),管理类同学可能会因为没学过中级和计量比较吃亏。商学院下的项目通常都很卷,如果你不太在意申请的专业,可以尝试去申请社科院、数院之类下设的其他商科相关或泛商科专业。
NTU MME:如果你找了中介,这个是很多中介会给你推荐的保底项目。相对来说申请比较容易,这个项目喜欢985的学生。有中文班、英文班、春秋季入学可选。
BA:作为我申请季最想去的专业,我觉得极有可能是bg不匹配的问题以至于没有一个BA申上(当然也因为本人太菜)。我的经验是申请的时候多看下专业介绍下是否有要求申请人的本科专业背景,比如有些金工金数类要求理工本,经济类要求本科系统学习过相关课程,有这类硬性要求的话如果专业不匹配,即使成绩再高也很难搞定了。
港三:CUHK商院均要求G,建议没考G之前不要投递,因为后面几轮招生老师可能不会去看前面申请的了,不建议为了赶提前批/第一批次缺材料提交,然后也是有面试的。HKUST商院是港三中bar最高的,有面试,无面wl基本等于婉拒,面完wl或许还能再等等看。HKU无面试,很喜欢985和两财一贸的学生,有无G没影响。港三(包括新二)的留位费很高,并且留位费时间只有1-2周,如果想申请英美澳加为主,可以晚一点申请港新。
LSE RF:陆本友好但是这个项目非常难申。LSE有二志愿,第一志愿没录上会自动转到二志愿的审理,不过很多专业不接受申请人把自己放在二志愿的,所以基本上还是等于只有一个志愿。
Finance:如果想瞄准这个方向申请,我个人不太建议申请G5院校的纯Fin,一是陆本收得少导致bar高,二是申请人bg基本都是神仙打架。Finance系列下纯Fin应该是最难的,其次是Finance & Accounting这种,其他项目名字里带Fin这个词的,一是留学圈网红专业(LSE RF、REEF、IC RMFE等)也可能会比较卷,二是对申请人本科背景/量化能力有要求的纯商科本会难申请(IC FM、UCL CF等)。港三新二的Finance,NUS和HKUST的bar比较高,不过港三新二相比于G5的好处是不限制申请专业数量,所以全申一遍也无所谓。G5的话还是不太建议冲纯Fin的,极有可能最后就是浪费一个专业数量。ps.我申请的时候,UCL限申两个专业,分开审理;LSE只能报一个专业,然后可以再填一个第二志愿,第一志愿挂了或withdraw了才会转入二志愿审理;IC是如果报了Finance系列下的五个专业中的一个,可以填一个第二志愿,但二志愿只能在其余四个专业中选,审理顺序同LSE,如果报了Business School其他专业那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是其他学院应该是可以报两个专业。
Last updated